不粘锅的正面体现出“不粘”的特性,可是,不粘材料的背后体现什么呢?与正面的性能相反,是“粘”。设想一下,如果不粘锅中的“不粘”材料,也像正面一样,对铝等金属材料产生“不粘”的话,不粘锅也就制造不出来了。
不粘锅涂层是什么?
皮之不存,毛将焉乎?
就拿号称“塑料王”的聚四氟乙烯来讲,它那个“六亲不认”的脾气,谁都别想与它套近乎。有人正是看中了它的这种怪脾气,才利用它来做“不粘锅”,在家庭一日三餐中倒也发挥了它的“一技之长”。
不过,话分两头。其实,许多“分子巨人”(高分子化合物,或称高聚物)的表面都有点“不粘”的特性,只不过,“塑料王”的本领更大,它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物质的侵蚀,无论是在“王水”、发烟硝酸中,还是在连玻璃都挡不住的氢氟酸里,它都是“无动于衷”——不会发生任何变化。它同水无缘,吸水率为零。可以在零下-40~250摄氏度的范围内长期使用。它不会在任何溶剂中溶解……正是这样的“惰性”,增加了制造“不粘锅”的许多困难。
科学家找到的办法是:先把它变成粉末,再添加一些其它材料,制成一种悬浮液,然后涂覆在经过严格处理的金属材料上,接着在高温下塑化成连续的涂层,并且再经过淬火处理,形成具有良好的强度、韧性和附着力的涂层。由此可见,要让聚四氟乙烯在金属上“粘住”还真不容易!
尽管涂覆工艺如此复杂而繁琐,但是终于解决了“粘”与“不粘”的问题。值得说明的是,运用涂覆的方法,只能在材料上涂一层极薄的保护膜,它们的机械强度相对来说比较低,所以使用寿命有限。
再说,多年前,有人对聚四氟乙烯造成的健康影响提出质疑,所以,市场上有许多其它品种的不粘锅问世,如搪瓷不粘锅、微晶玻璃不粘锅等,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不粘锅,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足“表面文章”——尽力不要让其表面磨损、擦毛,也不能干烧或高温炒烤,用来如炒栗子、烤红薯。不然的话,不仅会影响不粘锅的使用寿命,还会造成健康隐患。
“粘接”新话题
“粘”与“不粘”是一个在化学世界(或者说材料应用科学) 里既古老又新奇的话题,特别是如何“粘”得牢固?这大有文章可做,笔者也无法一一说清楚,还望科普同仁继续探讨,恕我在此搁笔。
参考资料:《新技术新材料要览》(中国科技出版社)
不粘锅涂层是什么?